一中黨員教師的一堂主題黨課
從《論語》中的“士不可以不弘毅”,
到“我以我血薦軒轅”的深沈厚重;
從“爲中華崛起而讀書”的周恩來,
到“活著的目的就是爲人民服務”的錢學森,
再到“以家國爲念,爲民族燃燈”的黃大年。
中華民族自古以來,
就有埋頭苦幹的人,就有拼命硬幹的人,
就有爲民請命的人,就有舍身求法的人。
他們是民族的脊梁,是知識分子愛國奮鬥的典範。
愛國奮鬥,崗位建功,
新時代知識分子該如何做?
來聽聽一中黨員怎麽說!
?
?
1 理论学习,淬炼思想
?
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,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,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而不懈奋斗。当前,全市教育系统正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开展 “弘扬爱国奋斗精神、建功立业新时代”活动,为了引导广大知识分子在新时代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,无锡一中党委精心挑选理论学习书籍,为每一位党员教师配发《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六讲》。党员教师拿到书后认真研读起来,并分支部进行了学习研讨。理论学习是淬炼思想、锤炼党性的一个有效途径。这本书的研读,帮助党员教师从理论层面深刻理解爱国奋斗精神的内涵。
?
?
?
2 红色寻访,涵养正气
?
無錫紅色文化資源豐富,學校黨委結合地方特色,因地制宜,組織黨員教師開展“紅色尋訪”活動,使黨員教師在耳熟能詳的家鄉紅色文化中,獲得熏陶,涵養正氣,把愛國與愛鄉、愛本職崗位有機融合,在尋訪中堅定理想信念,立足崗位建功立業。
?
?
?
當代畢昇——無錫籍院士王選,一生致力于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研究,使中國出版印刷“告別鉛與火,迎來光和電”。王選是當代知識分子愛國、奮鬥、擔當的典範。我校第一、第三黨支部黨員教師來到王選事迹陳列館,尋訪身邊的優秀知識分子榜樣,在實地尋訪中感受王選院士的愛國精神。黨員老師達成共識,學習王選同志,就是要學習他對國家、對人民忠心耿耿,爲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殚精竭慮、鞠躬盡瘁的愛國情操。
?
?
?
我校第二、第四、第五黨支部的黨員老師則前往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,尋訪錫商精神。無錫是近代中國民族工商業的重要發源地之一,“敢創人先、堅韌剛毅、崇德厚生、實業報國”,這是後人總結的錫商精神。錫商精神也是一種奮鬥精神,在一代代錫商艱苦創業的經曆中,感受“實業報國”的愛國情懷。
?
?
?
3 主题展示,升华境界
?
學貴有恒,學必有成。定期舉行的黨日活動,是一中黨員教師展示學習成果的重要舞台。本次主題黨日活動圍繞“弘揚愛國奮鬥精神,建功立業新時代”爲主題,各支部的黨員教師分別以微黨課、談感想以及朗誦的方式,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。
?

?
第五黨支部鮑靜老師爲全體黨員上了一堂《致敬時代英雄,擔當民族複興》的微黨課。鮑老師以一中1925級校友錢偉長、1937屆校友姚桐斌以及鄧稼先、南仁東、黃大年等爲代表的10位時代英雄爲例,闡述了愛國奮鬥精神。這些時代英雄們,在對社會的貢獻中實現了人生價值。他們爲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,卻把名利看得淡如水,是中國知識分子中最優秀的一群。他們就是魯迅先生所講的——“中國的脊梁”。
?

?
第二黨支部李楊老師、第三黨支部的施雯老師、第四黨支部董雪老師分別上台與大家交流了讀書心得,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,闡述了自己對愛國奮鬥精神的理解:
?
一個人的選擇只有契合時代要求、符合人民需要,才會有意義、有價值。當老師,就要心無旁骛,甘守三尺講台,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幹”。
?
新時代的愛國精神:那就是爲國家的繁榮富強培育出一批批具有獨立自主、自力更生、艱苦奮鬥精神的人才。
?
立足本職工作,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到國家發展、教育發展和學校事業中,嚴格要求自己,不斷提升自身政治覺悟,主動擔當,積極作爲,做新時代的奮鬥者,在學校建設和發展中建功立業!
?
?
?
第一黨支部的六位青年黨員教師帶來的朗誦《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》,慷慨激昂,感人至深。奮鬥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力量源泉。在漫長曆史中,奮鬥精神始終激勵著中華民族拼搏進取,奮發圖強。正是靠著這種對美好事物的強烈追求,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向往,中華文明雖然曆經磨難,卻如鳳凰涅槃,浴火重生,從五千年的雪雨風霜中走過,永葆青春。
?
?
?
通過這些展示活動,黨員教師更加具體地理解了愛國奮鬥的意義。校黨委書記、副校長朱晴怡在黨課總結時強調:愛國不是一句口號,奮鬥也不專屬于英雄,我們平凡的黨員教師們,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,上好每一節課,批好每一次作業,爲每一位學生撐起一片心靈的天空,這也是一種愛國,也是一種奮鬥!
?

?
學生上好一堂思政課,
黨員教師上好一次主題黨日活動課。
教學相長,師生互益,
在一中的校園,
愛國奮鬥已內化爲了一種校園文化氣質,
成了師生們共同秉持的一種精神力量!